|
3月5日, 中國石化西南石油局元壩121H水淹井泡排液氮復合誘噴復產成功,該工藝為超深高含硫水淹井復產、促進超深高含硫氣井穩產采氣提供了重要手段。
元壩121H自2016年5月7日投產,至2019年,間開生產三次,氣量10萬方每天,由于產水達55方每天,受積液影響常年水淹關井停產。
為解決該井復產難題,西南石油局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設計了“液氮+泡排誘噴”排采技術方案瀝青網sinoasphalt.com。3月3日,本井開展了現場施工,采取向井內泵注100千克泡排劑和35立方米液氮,燜井12小時的措施,到3月5日開井放噴,返出大量低密度泡沫,截止當日12點,3個小時排液10方,油壓恢復至7兆帕,火焰持續走高,成功復產。
|
3月8日,鉆井二公司坪橋項目40470JH隊承鉆的P77-832井順利開鉆,再次拉開了坪橋項目新一年鉆井施工的帷幕。
2021年,鉆井二公司牢固樹立“成就甲方就是成就自己”的理念,將坪橋項目作為公司展現品牌形象的重要平臺和舞臺,不斷自我加壓、自我突破,自我提升,深化精益服務,提升“四種能力”,全力保障油田勘探開發。
在接到坪橋項目啟動任務后,該公司高度重視,統籌謀劃,高標準嚴要求,立刻召開坪橋項目啟動會,開展形勢任務宣講,組織公司安全、技術、經營、設備等管理人員,對項目啟動精心組織、精心安排,確保項目人員、設備、生產物資、疫情防控等滿足甲方生產要求。項目啟動初期,該公司安全副經理帶隊組成專門幫扶指導小組,趕赴坪橋施工現場,對坪橋項目2021年啟動開展現場指導監管,為項目安全順利啟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項目開鉆前兩天,坪橋地區天氣驟變,狂風肆虐,大雪封門,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,該項目管理人員及40470JH隊全體干部員工毫不退縮,爭分奪秒,提前進行開鉆前的物資準備和材料準備,開展項目啟動前的“三新隊伍”培訓,制定詳細的生產運行計劃,并結合當地天氣情況,重點加強搬安過程中的安全管控和質量管控。同時,大力開展形勢任務教育,不斷統一思想,凝心聚力,進一步激發干部員工奮發有為、攻堅克難的拼搏盡頭和狠抓工作落實的決心和定力,確保項目高標準起步、高標準運行。
為了確保坪橋項目生產經營、服務能力、提速提效等在2020年的基礎上再上新臺階、再有新突破,該公司還充分分析總結近幾年項目施工中的難點和不足、圍繞技術“瓶頸”和提速“攔路虎”,討論制定下步運行和施工方案,制定“四提”目標計劃,不斷對標追標樹標,進一步提升公司精益管理、精細鉆井的能力和水平。
|
3月9日,江漢油田江漢采油廠潭口采油管理區生產指揮中心熊峰正在PCS系統上進行油井巡檢,系統推送了一條新井代14斜-16的高架罐液位超高限報警。熊峰熟練地打開SCADA系統,設定了這口井高架罐電加熱器預約啟動的時間,為這口井拉油做好準備。這是該廠應用智能系統提升工作效率的一個縮影。
2020年以來,江漢油田江漢采油廠按照集團公司“一基兩翼三新”發展格局和七年行動計劃,落實江漢油田信息化工作安排部署,加強信息化工作,建設“智慧廠區”,推進信息系統深化應用創新創效行動計劃,依靠信息技術創新驅動,促進采油廠積極創效。
強化安全管理
2020年以來,針對疫情防控以來生產運行現狀,江漢采油廠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,開展廠、區信息化綜合提效建設,運用PCS智能系統做好生產監控保障,充分保障全廠各項生產工作有序開展。
定制全廠集輸注水干線監測模塊。江漢采油廠集輸運行系統由于使用年代久遠,設備老舊維修頻繁,管線老化穿孔嚴重,設備出現問題,主要依靠人工巡檢進行集輸管理,出現巡檢勞動強度大、巡線效率低、發現管線穿孔滯后、設備運行異常無法及時處理等問題。針對這些問題,江漢采油廠決定運用PCS系統對集輸運行系統進行系統管理,2020年5月,引進、定制全廠集輸注水干線監測模塊,在全廠接轉站站點大門、混油泵區等重要設備區域安裝???60°球形攝像機等視頻終端,用于監控輸油泵、熱水泵、加熱爐;同時安裝數據采集終端設備PLC系統,對輸油泵、熱水泵等重要設備的進出口壓力、電壓電流、有功功率等參數進行采集;同時設置輸油泵異常、管線堵塞、管線穿孔預警報警模型,一旦系統生產數據出現異常,系統自動報警,通過網絡傳遞到中控人員的電腦PCS系統上,中控人員及時安排工作人員去現場排查故障?!盎赑CS進行管網管理,可以遠程全天候監控,降低了巡線勞動強度,提高工作效率,防止故障產生或擴大,增加經濟效益,降低了污染風險,提升了社會效益?!睆S科技信息管理中心主任胥小龍告訴記者。
2月5日上午8點11分,王17站出口壓力超限,集輸注水干線監測模塊推送輸油泵壓力異常預警,中控人員立即通知王17站站長。經排查問題發現輸油泵異常導致停輸,上午9點59分設備經過及時檢修恢復輸油。
江漢采油廠2020年運用PCS監測輸油泵運行情況至今,及時發現設備異常80余次,同期對比減少泵大修次數40次,維修費按照1萬元/次測算,節約設備維修費用40萬元。
加強生產調度
江漢采油廠強化信息支撐,以生產信息化“全覆蓋”為目標,推進EPBP(勘探開發業務協同平臺)與滾動勘探的深度融合,打造高效、精細的開發生產新模式。
2018年,勘探開發業務協同平臺(EPBP)開始在江漢采油廠推廣應用,工作效率大為提高。采油廠員工在開展鉆井錄井作業前,需要撰寫井位報告,送審到油田兩院(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和物探研究院)和油田開發管理部審批,由于要給多名領導審閱,總是需要復印多份,調動并乘坐單位車輛趕赴領導處一一簽字,一般要耗時一到兩天完成工作,效率比較低下。使用EPBP平臺后,開啟無紙化辦公模式,員工對井位報告的撰寫、提交和審批工作,均在EPBP網絡平臺上完成,節省了來回奔波之苦,完成工作時間也縮短為一個小時左右,工作效率大為提高。
EPBP平臺在鉆井錄井作業環節也大顯身手。過去在參與鉆井錄井作業時,采油廠地質人員需要及時跟進鉆井作業,查詢錄井資料,了解鉆井層位數據是否與井位報告設計一致,做出相應處理。由于要親臨現場,采油廠地質人員經常要驅車奔赴井場,甚至常駐井場,耗費精力。使用EPBP平臺后,情況大為不同。2月1日,遠在油區外50公里之外,黃斜202井正在進行鉆井錄井作業,江漢采油廠胡漢正坐在辦公室內,打開電腦上的EPBP平臺,查詢由井場測錄井人員上傳到EPBP平臺上的鉆井層位數據,發現并無異常后,及時用平臺向鉆井監督人員匯報。
“過去開展作業需要驅車上井,近的幾個小時,遠的一天左右時間,現在只需要在辦公室點擊鼠標,一鍵搞定,效率提高,還省去了人工費,運輸費,EPBP平臺運用效果很好?!焙鷿h正告訴記者。
積極降本增效
江漢采油廠在油井日常管理方面,積極優化建設工藝,自主研究應用工業無線網橋對接技術,有效減少新井建設施工費用,節約建設成本。
以前油井實施單井信息化,需要采用RTU箱采集井口壓力、電表參數和示功圖等數據信息,同時在井場附近搭建視頻監控系統,即樹立電線桿安裝視頻攝像頭采集安全監控圖像,然后搭建網橋通信網絡,將RTU通信箱、攝像頭和作業監督者的監控電腦連接起來,傳遞生產數據和視頻。如果在井場旁邊再打一口油井,需要重復建設第二套視頻監控系統和網橋通信網絡,耗費人力物力。江漢采油廠在2020年6月自主研究出無線網橋對接技術,解決了重復建設問題。無線網橋對接技術即工業無線WIFI,屬于通信技術。它由工業無線路由器發射信號,將新建油井RTU通信箱內的生產數據傳遞到旁邊已建油井的RTU通信箱內,同時將已建油井視頻攝像頭監控范圍擴大,覆蓋新建油井,新建油井和已建油井共用同一套視頻監控系統和網橋通信網絡,這樣節省了建設新井場視頻監控系統和網橋通信網絡的施工費用。
目前,江漢采油廠已在4個采油管理區共13口新建產能井上應用了該技術,減少施工費用約10萬元,減少甲供材料費約3萬元。